田园综合体走红,同质化现象下,未来将如何发展?(附珠海案例)
“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田园综合体”这一新概念。田园综合体作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创新业态,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的一种新模式和新路径。如今,田园综合体已然成为万亿元级别的产业新风口。 ”
◎ 作者 / 胡铃涵
自上而下,政策如何保障?
2017年,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在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试点时间三年,每年补助资金5000万。此次《通知》的发布,使“田园综合体”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2019年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实行创建制,即:第一年补贴一定额度,第二年验收,建设违规,不符合建设要求、效果不理想的项目,将取消创建资格,不再给予补助资金。
2017-2018年,财政部确定了18个省份开展首批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共26个项目。随后,部分省份开展省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工作,出台补贴政策。
土地管理涉及的法律、法规、政策较多,同一个问题的相关规定往往散见于不同的法规和政策文件中。需要对这些政策法规文件充分梳理并予以集成,同时结合项目的性质、特点和用地需求,加强用地策划,研究提出所需各类建设用地的解决方案,最终形成培育田园综合体的政策空间。按照现行政策,田园综合体土地问题可通过集体建设用地及农用地两方面的途径解决。
从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到2017年2月财政部下发通知,要在河北、山西等全国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乡村振兴战略”,再如今到设立国家乡村振兴局,田园综合体已然上升为国家战略。自上而下,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拥有了政策保障,为我国现代化乡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全面铺开,市场如何发展?
在政策大力支持下,田园综合体迎来一轮建设热潮。2017年全国18个试点省份中入选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共有26个。田园综合体的试点多分布在二线以下城市,且分布相对零散,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分布较多。
从用地规模来看,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有利于盘活农村土地,促进土地有效流转。总体而言,项目建设需要的土地面积较大,从已获批的国家级项目来看,田园综合体规划用地面积大多集中在 10~30km²,且多数定位在农业基础好、土地资源丰富的县市。
广东省首批开展试点的两个项目分别是珠海斗门区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河源东源县灯塔盆地田园综合体。其中珠海市斗门区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毗邻港澳,位于粤港澳紧密合作的核心圈,以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先声夺人”。在其建设过程中,凸显主题、彰显特色、内容丰富多彩,重点突出岭南农耕文化特色,着力打造三大功能区,发展三大产业,建设一个“休闲农业+文化体验+高科技科普+创意教育+养生度假+农业产业(南药产业链)”的岭南田园综合体。当地村民通过土地租赁、土地流转、直接就业、村民集体分红、商业经营、土特产经营以及房屋资产增值等带来多重收入。
就社会发展现状来看,城乡差距仍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乡村经济文化的单一性使得其发展可供选择的对象有限。如果只单纯的以农业为背景,那么面临的前景也比较有限。旅游行业的主要消费对象为城市人群,将该行业当作驱动行业,实现农旅融合,可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这是当前田园综合体发展的主要趋势。
现如今,田园综合体和信息技术的关系已经非常密切,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宣传,吸引国内外游客参与乡村旅游,在网站平台中更新景区信息、景点项目、宣传核心文化。加强网络营销,一方面获得更多人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使所在地区的旅游经济文化实现有机融合,为田园综合体的发展积累经验。由此可见,田园综合体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具有提高地方经济水平的作用,为乡村旅游综合体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农旅融合,项目如何打造?
(以珠海斗门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为例)
田园综合体必须保证主导产业是农业产业,首先要在农业产业发展上找到突破口,需要向优质、特色、品牌等精品农业发展,在保证了主导产业是农业产业基础,需要延伸其产业链,适当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在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规划中,提出培育发展南药特色产业,与省中药研究所合作,打造集研发、种植、加工、应用于一体的中药产业链,开发中药科普、观光、健康疗养等功能,同时规划特色的花卉产业和番茄产业,在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再引入循环农业,实现蔬菜种植与畜禽养殖的生态良性循环。
田园综合体需要立足与自身特色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首先发展特色、优质的农业,其次在其基础上适当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最后充分发掘项目的休闲农业资源,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为田园综合体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打造乡村旅游项目可以集合观光农业、生态度假、户外运动、研学教育、文化体验等多种旅游功能为一体,同时,各个乡村旅游休闲项目之间可以借助地形、路线等串联起田园综合体的各个部分。在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规划中,依托区内农业、渔业资源,发扬和传承岭南农耕文化,通过轻资产打造“花田喜地”休闲旅游产品,实现农旅结合。以农耕文化、农耕体验、科普教育为核心,以二十四节气为脉络,设计农耕科普区、花海体验区、二十四节气体验馆等项目内容,增加产品趣味性及独特性,为整个田园综合体项目引流。
看见困境,低谷如何跨越?
经过三年的国家级和省级试点实验,田园综合体的问题凸显。
基础设施薄弱。现阶段大部分没有发展起来的乡村位于偏远地区,由于经济收入较低和地形复杂,很多乡村道路不是很通达。道路的通达度影响到地区的发展程度,乡村的基础设施不健全不利于田园综合体的成功建设。
同质化现象严重。一个地区建设成功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势必是因地制宜的考虑了该地区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产品要素、基础设施以及自然资源等因素的,一般成功的项目能够很好的展现地区风貌和人文情怀并能集地区情怀于一体。但该类项目一旦成功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后,便会被很多人视为有利可图的模式。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竞相模仿,在短期内出现井喷式的效仿导致产业的同质化。
但是,田园综合体并非无路可走,困境之下更能看见希望。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企双方通力合作。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工程,不能仅仅依靠开发主体。可以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每一个田园综合体项目必须关注的问题,毕竟良好的基础设施能极大地发挥地区吸引力,并能够发挥地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间接影响该地区的生态效益。
跳出同质化困境,要创造自己的乡村品牌。田园综合体要求发展绿色农业加速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因地制宜的生产绿色农产品,打造绿色食品品牌。品牌的打造能够成为地区的名片,成功的品牌建设能够很好的促进人们的心理认知,无形中为田园综合体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提高人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END——
50强销售3026亿,2021一季度大湾区房企销售榜单出炉!